每天早晨,我气喘吁吁地冲进那间坐得扑扑满的教室,放书包,拿练习,开始演算。那一日一日相似却又不太相同的日子现在想来已经抽象成了总是写得密密麻麻的草稿纸,黑板上一直擦不干净的公式、习题,老师一句句发自肺腑的叮咛和永远飘浮在空气里的窸窸窣窣的粉笔屑。
男生们的头发总是乱蓬蓬地一根根杵在那儿,女孩子们所有的漂亮衣服也都被简化成了整齐划一的清一色的校服。我们偶尔也会从堆得像小山一样高的乱七八糟的纸堆里抬起目光涣散的眼睛,瞅一眼黑板上新近抄写出的交多少钱、买什么书之类的歪歪斜斜的通知。日子就这样在平平淡淡的点滴中流走。
班里同学的幽默细胞在这种单纯的环境中被训练得异常尖锐,任何一点细枝末节的小事一旦被抓住了,就立即被夸张地扩大再扩大,然后引来全体的轰动。某作家的一篇关于“放狗屁/放狗屁/放狗屁”的文章,竟然引来了全班同学拍桌子笑、拆桌腿敲打的疯狂举动。老师说,这是一种高三综合症的表现。因为我们的生活太单一了,因此,任何一点儿能激得起涟漪的东西都会给我们带来不可估量的快乐。
高三的体育课是学校规定的惟一不能被侵占的课,男生们经常在体育课上打篮球打到毛衣都能拧出水来,女生们则在一边踢毽子、跳皮筋,逍遥快活。
每周五下午两节课后的短暂时光被我们定为“游戏日”。我们绞尽脑汁拼命地往学校带东西玩。有一种“弹硬币”的小儿科游戏特别受到我们青睐。弄几个一角、一元的硬币放在桌上,用几块橡皮搭起来做球门,不管男生女生全趴在桌上大叫大笑,煞有介事地玩得不亦乐乎。我自己也搞不明白,已经举行过成人仪式的我们怎么会这样的容易满足,笑起来怎么就这样歇斯底里。
“玩的时候就拼命地玩,学习的时候就拼命地学习。”是我们高三信奉的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
高考倒计时牌上的数字越来越小,我们已经没有时间了。老师向我们嚷:“该干什么就干什么吧。”我们没有像别的书上写的同学之间那样勾心斗角,大家在一起的时候总是快快乐乐的。无论多么苦,多么无聊,我知道,至少还有和我站在同一条战壕里的兄弟。没有那种在学校里装着玩,在家拼命用功的学生,因为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去准备那些虚伪的东西,没有人愿意那样做,坦白地说,是不屑去做。
后来有一天,不知是谁在教室里插了一捆新鲜的百合,粉白的那种香水百合,一整个秋季,教室里始终萦绕着百合恬静的味道。我们就不经心地在淡淡的甜香里一日复一日地演算,没有人去刻意注意那捆恬然的百合,但它和它的味道却真真实实地深深地烙在了每个人的心里。
我不知道用该用什么词语来准确地表达那一阶段自己的感觉,可能是“踏实”吧。我依旧在每天早起和晚睡的时候大喊一句“杀进复旦”,但却不再一遍又一遍地将“复旦”挂在口头了。每个人都小心翼翼地将梦想收藏在心底,用各自的方法尽最大的可能努力着,进步和荣誉这些缥缈的东西都是我们不能抓住的,只有这一天一天实实在在的日子是我们可以看到并握有的。我看得见我的同学们和我自己在这一天天质朴的日子中真实的努力,我的成绩就在这种踏实感中稳步攀升,一点一点不快也不慢地前进。这种感觉,现在想起来,真是很好。
高三第二学期的日子较之第一学期的平静有了较大的改变,增添了许多躁动与不安的成分,第一轮对知识的梳理和第二轮对综合题的系统掌握已经告一个段落,第三轮紧张的考试和题海战术的轰炸接踵而至。
那真是一段难以形容的日子。课表改成了“语语数数外外+1+1自修自修”这样可怕的形式。
老师上课时不再帮我们概括什么,只是发下一沓一沓的各科模拟卷当堂测验。我不知道老师怎么会有那么多的考卷,每个区的每种卷子我们都要做一遍、分析一遍,再抽查一遍。还有别的市的,全国的各类统考卷,以及历届的高考卷,甚至连那些不知名的学习报上的怪试题也被老师无一遗漏地搜罗下来给我们做。一节课的就小测验,两节课连在一起就大测验,全年级统一的自修课就模拟考。所有的考卷都是算分的,老师来不及批的小测验就让同学们相互交替着批。分数等于是成了这个冬春交替的忽冷忽热的季节里的最刺激人又最不值钱的东西。
那真是一种强有力的刺激。
自己的实际分数和原先所设想的是一个刺激;别人的分数和自己的分数一比较又是一个刺激;而几次分数排成的总趋势则是最大的刺激;我在这一天几个的刺激中渐渐变得麻木,刀枪不入,在一次又一次的打击中“再重头收拾旧山河”,在残不忍睹的失败中锻炼和血吞牙的勇气和毅力,变得越来越沉稳,越来越坚强,那是高三最刻骨铭心的一段日子。
考试和分析成了生活中的全部内容。算时间做卷子、订正、分析,根据错题再做练习,反反复复,复复反反。我们将“今天回去做n张卷子”改成“今天回去把这本书做掉”,将睡觉的时间一拖再拖,将叫醒的闹钟越拨越早。
每天背n个单词,每天做n张考卷,每天完成n份订正。
计划表上涂得密密麻麻,每完成一样就用彩笔划去一样。那一道一道触目惊心的杠杠和考卷上红艳艳的大叉叉,滴零滴落地洒满了每一个黄昏和早晨,铺满了学校和家庭那条惟一看得见漂亮花朵的小路,像山一样高的发黄的纸页,浸在发霉的空气里缓缓地挪动。有时候在家背书背得眼泪都要掉下来,书都想扔到窗外去,可是,只要默念几遍“复旦”马上就会平静下来。我载着沉重的脑袋、空白的心,甘心情愿地埋在那间要馊掉的屋子里一遍遍地“之乎者也,abcd”。执著啊执著,我不明白我这么一个散漫惯了的人怎么会一下子变得这么正襟危坐,感天动地。
到如今,我坐在空调房里惬意地整理着高三一年的书籍,仍是佩服自己当时的毅力和勇气,几大本密密麻麻写满批注的笔记,半米高的每张都仔仔细细做、仔仔细细订正和分析的考卷,还有一本字典一样厚的16开的数学经典习题,每道题竟都有四五种解法,被看了不下十遍以上。在那个冷得要命的冬日和气候怪异的春天里,我用皲(jun)裂(皮肤因寒冷干燥而破裂)的双手粗糙的笔迹一个字一个字、一道题一道题地编织着心中那个神圣又惟一的梦想,我想这就是高三所带给我的影响与改变吧。
成长是憧憬和怀念的天平,当它倾斜得颓然倒下时,那些失去了月光的夜晚该用怎样的声音去抚慰。——高晓松
老狼的歌我很喜欢,在那一段日子里,老狼让我安静,让我释然。我想如果要用一个人的歌声去给我的高三配乐,老狼的,很合适。平静下藏着波澜的声音。
花开不败:一个复旦女生的高三生活(2)
文章转载链接:http://zmt.designcto.com/shenghuo/69819.html
想了解更多资讯欢迎进入自媒体联盟官方媒体,自媒体联盟涵盖网络自媒体,网络新媒体,自媒体网站,新媒体网站,媒体发布,媒体投放,媒体平台!
战略军师孙斌:不做大佬只做大佬背后的军师 娱乐圈每
活到老学到老,知识就是力量!这是亘古不变的定律。
战略军师孙斌:窃格瓦拉年薪1500万约等于叶茂中一次策
小心: 这条新闻可能改变你的一生!!! 毫不不夸大宣
2019年9月6日,湖北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中华文化发展
随着实体和网络的全面融合,单纯的实体店的优势已经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