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儿童美术_贝乐计画人小志气大,班中成绩高

服饰中的民间传统文化

 

 俗话说:人生在世,吃穿二字。

 

  这句话道出了吃饭与穿衣是人世间谁也离不开的物质生活基础。

 

  衣、食、住、行,是保障人类社会生活的四大基本要素,而衣列首位,可见穿衣的重要。服饰,是在穿衣的基础上对自身进行符合社会风俗习惯的打扮,是体现一个民族、一个地区、一个时代所特有的生活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作为中国历史上的主体民族,汉族是中国乃至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崇尚礼制的文化背景,形成了服饰载礼的审美特点,服饰文化风貌具有相对的稳定性、持久性和传承性。本节仅从衣着风俗、衣着装饰、人体修饰和具有装饰作用的佩件四个方面,对传统服饰文化进行简要介绍。

 

    1.衣着风俗

 

    俗话说:吃饭穿衣量家当。

 

    这句话道出了老百姓朴素的生活态度。

 

    衣着的作用首先是保护身体,同时显示出装饰的因素,而绝不单纯是为了装饰身体。衣着风俗主要是指人们所穿上衣、下衣、鞋袜,以及所戴帽子、头巾等在各种社会生活事象中形成的习惯,能够体现出不同服饰风俗的主要特点。在衣着风俗中,上衣和下衣是最基本和最主要的内容,鞋、袜、帽子、头巾等是一些附属性的着装。像鞋帽之类仅在北方高寒地区别具一格,而在其他地区就不怎么显得重要了。特别是在广大的南方地区,由于气候环境,男女长年打赤脚是常事,多数也没有戴帽子和戴头巾的习惯,所以不具备典型性。由于汉族在历史上对礼制的重视,赋予了作为实用的衣着以丰富多彩的文化表征。

 

     中国自周代以来,强调以礼治国。所以,衣着从周代开始日趋复杂。在民间,日常生活着便装,过节出门着新装,参加庆典着盛装,发丧出殡着丧服等等。各行各业的衣着服饰,也都有自身的特殊标志或样式。尤其是在人生必经的四大礼仪——出生、成年、婚庆、丧葬礼仪上所穿着的专用服装独具传统文化特色:当婴儿出生过百日的时候,家里人要向街坊乡邻送礼,一来是为了庆 原文标题:河南儿童美术_贝乐计画人小志气大,班中成绩高
下一篇:河南少儿美术_贝乐计画教的好,才会考的好
上一篇:河南少儿绘画_贝乐计画好的学习环境铸就好的学习的成绩

二维码

联系人:苏先生
扫一扫二维码联系微信

手机:17888689993
电话:400-930-9533
  • 企业:贝乐计画教育集团有限公司

  • 网址:http://www.0752art.com

  • 地址:惠州市博罗县罗阳镇上塘银溪尚筑E栋E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