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是一种美的语言
众所周知,人和人之间的表达,必须通过语言。
语言是人类进行沟通的方式和工具,也是人与世界发生关系的最基础媒介。也就是说我们不管是要和别人交流情感,还是描述一个东西、一个事情,还是表达一种感受,都必须使用语言。语言,代表了一个人的受教育的程度,代表了一个民族的文明程度。
世界上有很多语言,汉语、英语、法语、德语、日语、西班牙语、肢体语言、表情语言等等。还有一种语言全世界通用,它就是——艺术,如美术、音乐、舞蹈等。
现实中,我们到音乐厅去听音乐时,不会有导游在解说;我们在剧院看舞台表演,也不会有导游在解说;我们在美术馆安静欣赏名画时,更不喜欢有人在我们身边喋喋不休的解说。
因为艺术本身就是一种语言,本身就在说话,只有你接受与不接受之分……很多艺术无需你听懂,更多的是由你自己的感受、心灵在与其对话、交流,这就是艺术的美。
任何一门艺术,都有自己独特的一套语言,如此它才能成为一门艺术,它才能建立一个人与人交流的艺术语境。
美术
美术,是一种美的语言
美术是视觉的艺术,是用视觉形象理解世界,用美术的语言表达不同的理解。
美术的语言是怎么产生的呢?中、西美术的语言各有什么特点?
接下来,我们就以中、西方美术表现对世界理解的不同特点,看看它们都使用了什么样的语言。
中西美术对比
首先我们用两幅画作,来看他们的语言。上图,左边是西方的,右边是中国的。
这两幅画很清楚地展示了他们描绘的都是大自然的风景,并且没有以超出常规的奇怪方式展示。但就像中文和英文描述一个风景一样,我们可以明显的看出,他们使用了不同的语言在表达对风景的理解。
这是两个不同的语言系统,每个有自己的语言规则,很舒服的语言规则,就像我们说话的语法、用词、语序。一个人没有受过美术教育的人,就不能如此舒服地展现风景。
因此,画出好看的风景画,很重要的在于作者对自己所使用的语言规则了解到什么程度?运用到什么程度?
这个规则是如何来的呢?
先来看西方,西方的文化起源在古希腊,古希腊早期的大哲学家毕达哥拉斯(Pythagoras,约公元前580年—约前500(490)年),提出:
什么是最智慧的?——数字
什么是最美的?——和谐
最智慧与最美的,就是数的和谐——比例。
比例恰当即美,这一点我们从古希腊的神庙和雕像里可以很清晰的感觉到。比例,是西方美术语言最基本的要素与规则。
在这件风景作品中,清晰的空间深度感和阳光感,是靠树木、道路间的比例关系;光影明暗间的比例关系等的准确把握,而形成的。
再来看中国,中国与西方不同,中国的先哲从来不提“数”的事。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关注的是天、地、人与整个世界的整体性、规律性,所谓“自然而然”。谁也不能从整体中分离。
儒家认为: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你要对山、对水、对大自然有感情,心情好和心情不好的时候,都到山水里边找到一个心情的寄托,这也和老子的思想是一样的,认为人和自然是和谐一体的。
中国文化传统里这种人和自然的关系,就构成了中国美术的哲学基础。即当画者用水墨去画山、画水时,对天人合一、宇宙苍茫一体的体验,所谓“墨分五色”,而不使用各类鲜亮的色彩。墨色的浓淡自然变化、书写的融规则于即兴的创作美感,抒发出了一种道法自然,乐山乐水的审美体验。
从以上两方面,我们大致可以感受到中、西两种美术语言的不同。
如果把中、西美术比喻为两个生命体
中国绘画的父亲是——书法。
书法,对运笔的徐缓,用力的深浅,字型的姿态和笔划的巧拙形成一种书写的体验,这种体验,就构成了中国山水画、人物画、花鸟画,那种美妙的艺术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所谓“书画同源”。
中国绘画的母亲则是——诗。
美学家认为,中国审美文化是诗性文化。诗情的感悟与抒发,是中国审美表达的文化灵魂所在。
书法美与诗情美结合,生出的中国美术之子,就以“书画同源”“诗情画意”为基本特点。
中国美术创作对意境的追求,融诗情于画意的审美表达,对笔墨线条的创作追求、“墨分五色”的语言特点……皆是源于上述几个基本要素。
归纳中国美术传统语言的基本特点
第一:书画同源,诗情画意。中国美术传统语言,与书法有密切的关系,不仅是用笔,用墨,用纸,还有书法欣赏所追求的神韵美,书法批评所使用的概念,都对绘画艺术具有鲜明的影响,而追求诗意的内涵美,一直是中国书画创作的最高境界。
第二:不追求直观的写实,追求画面位置经营、笔法运用、形象创作等在笔墨、宣纸等中国画材料中的特殊艺术味道表达。
第三:传统书画家,是一群具有丰富的文化修养和生活情趣的知识人。
第四:重视规范。中国传统书画,主张在熟练消化书画语言规则的基础上,来表达自己的艺术感受。
这四点,构成了我们中国美术最基本的传统语言特点。
西方美术的父亲是——建筑。
建筑,是比例、空间的营造。建筑的每一寸石头,每一份土木,都要按照比例去计算好,它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坚固的、和谐的建筑。
西方美术的母亲是——宗教。
西方最早、最精致完美的建筑,是宗教建筑。如此,宗教对神圣的向往,对天国的想象,造就了西方美术用比例、写实的“真实感”去塑造神的形象,并赋予这些神像以完美、典雅的超凡气息。
如果说中国的传统书画艺术特别注重情感的表现力。那么西方的传统美术就特别注重形象的写实性与典型性。
如果说“比例+写实+理想的美”,构成了西方传统美术的创作特点。那么还有一个我们都熟悉的因素——光。西方美术特别善于表现光感。这个特点也是来源于西方美术的母亲——宗教。西方的哥特式教堂,它最典型的符号就是彩色玻璃窗。高耸的教堂建筑里,玻璃窗被做成由五彩斑斓的各色玻璃拼接成的图案,当光线穿过彩色玻璃时,就在教堂中营造了一个色彩的光的氛围,让教堂显得更为神圣、庄严。比例、空间和光,构成了西方美术语言的核心要素。
在文艺复兴时期,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文艺复兴三杰),让西方艺术达到顶峰,这时你会看到西方美术对光的运用,对比例的运用、对空间的营造和对理想美的追求,达到了非常完整的程度。
到了18世纪-19世纪时,随着科技生产力发展和社会的变革,艺术中的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产生,它脱离了古典艺术的套路,具体来说就是自15世纪以来西方学院美术教育的比例、写实和追求理想美的创作规范,而走向新的强调个人感觉的艺术表达之路,这是一种时代的感觉。时代感觉最突出的特点,就是要对传统语言进行改造——突破规范,表达个性。有人说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给艺术带来了“丑”,但是这种“丑”表达了更强烈的对新时代生存的新感觉,而走出了过去关于“美”的套话。
给西方美术语言带来大变革的是印象派。印象派没有过多表现社会主题,反而只关注油画语言本身的变化。把比例、写实、光这些油画语言的基础要素,在一个很有时代感的新表达中呈现出来。是西方美术语言走出传统形态的标志性转折。
归纳西方美术传统语言的基本特点
第一:比例。
第二:写实。
第三:光和空间感。
第四:这三个特点整体追求一种理想的美,构成了西方美术传统语言的特点。
西方美术传统语言
以上对中、西方传统美术语言基本特点的了解,就是我们去欣赏中、西方传统绘画艺术的基础。因为只有你清楚了它的语言规则,才知道该从哪个角度去欣赏它的美,才懂得如何去与这幅画交流。
关于语言
和创造者、欣赏者
和现实世界之间的关系
语言是人和世界、人和他人之间发生关系媒介,没有语言,交流难于发生。在美术中,创作者要表达,就要使用美术语言,而他使用的语言,与当代艺术界的潮流和流行风尚的关系是怎样的,是无法回避的问题。他可以通过对这种关系的理解,使用一种语言去用作品表达。作为欣赏者,在欣赏作品时也是要通过对美术语言的理解,对欣赏者来说,对美术语言的理解程度,一定意义上就是欣赏者受教育程度的体现,也是他对当代艺术文化时尚的理解,这个语言的基础,决定了他如何去理解作品的前提。所以,不管是创作者、欣赏者,还是艺术作品所表现的客观世界,都是通过美术语言这个媒介,才发生交流关系的。
原文标题:中山加盟培训_贝乐计画——艺术的摇篮,明星的起点
下一篇:中山儿童绘画_贝乐计画编织梦想摇篮,培育艺术之星
上一篇:中山连锁加盟_梦启艺术摇篮,心造贝乐计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