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一篇《摩拜创始人套现15亿背后,你的同龄人正在抛弃你》的微信文章刷屏,该自媒体文章发出“现在的80后,多数在做什么?”的诘问。该文章用“要么在北上广的写字楼里,刚刚成为一个总监,小腹上长出赘肉,每月因为房贷不敢辞职。要么在三四线城市里,过着平淡,却一眼可以看到未来的日子”描绘了80后的群像素描,企图让“被抛弃”的80后们焦虑不堪。
然而,让该自媒体措手不及的是遭遇了众多网友的怒怼,他们纷纷留言:“抛弃论”是个伪命题,成功未必非要当老板,更不能只拿金钱多少来衡量。
80后作家韩寒更是发文抨击,直指该自媒体不光在贩卖焦虑,而是在制造恐慌。他说,“没有赚到大钱就叫被同龄人抛弃了吗?很多人也都在努力干活、认真生活,成功的定义绝不只是套现几亿、十几亿。”
用个案来揣度群体,用偏激的观点代替理性的思考,从而吸引眼球,打造流量文章,是不少自媒体的惯用伎俩。笔者关注了一个公众号,号称“中国青年第一刊”,初看时兴致盎然,频频转发文章到朋友圈。但再一深入阅读,发现尽是些哗众取宠的文章,观点偏颇不说,传播的价值观令人堪忧。比如《钱,是检验感情的最好标准》《新婚姻法不保障没钱的女人》《月入3千和月入3万,碰到的爱情是不一样的》等等,都是该公众号的典型文章。可偏偏是这样的文章,几乎篇篇成了朋友圈的“爆款”。
不止是这一个公众号,很多其他的同类型自媒体都或多或少的存在这种现象。在他们的笔下,中国青年人大多被描述的很压抑、很孤独,钱成了衡量一切的标准,年轻人最可悲、最可怕的事情是没钱。而不少网友的留言也跟着文章的引导走,显得很丧气、很低落。
但是,我们不禁问道:钱真的是唯一的标准吗?没钱就等于不成功吗?当代中国青年人都是焦虑患者吗?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赢得了《中国诗词大会》总冠军的外卖小哥,让我们懂得了什么叫诗意的生活;从顶尖院校学成后毅然归国的28岁华科最年轻教授,让我们懂得了什么叫奋斗的生活;路边摆摊筹钱为丈夫孩子治病的煎饼姐,让我们懂得了什么叫努力的生活……中国青年人用实际行动为自己代言,他们仰望星空、脚踏实地,拥抱最美好的未来。
新时代属于每一个人,奋斗的青春最绚烂,有梦想的人生都值得尊敬。始终把青年视为未来希望的鲁迅在《热风》中曾经写到:“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
人的价值,不能单纯以赚钱多少来衡量,而应以其对待生活的态度来评判。“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很多人哪怕像苔花一样平凡卑微,也能热爱生活、永葆奋斗,如牡丹一样绚烂绽放。
贩卖焦虑的自媒体该省省了
文章转载链接:http://zmt.designcto.com/guandianruiping/6204.html
想了解更多资讯欢迎进入自媒体联盟官方媒体,自媒体联盟涵盖网络自媒体,网络新媒体,自媒体网站,新媒体网站,媒体发布,媒体投放,媒体平台!
战略军师孙斌:不做大佬只做大佬背后的军师 娱乐圈每
活到老学到老,知识就是力量!这是亘古不变的定律。
战略军师孙斌:窃格瓦拉年薪1500万约等于叶茂中一次策
小心: 这条新闻可能改变你的一生!!! 毫不不夸大宣
2019年9月6日,湖北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中华文化发展
随着实体和网络的全面融合,单纯的实体店的优势已经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