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辰灵,一个曾经创业者,后转型天使投资人,如今却同时在耕耘着自己的自媒体,在当下江苏卫视播出的一档商业真人秀节目《赢在中国》中,他曾是一个格外受邀的观察者,说格外受邀是因为,整场封闭式节目录制,他是唯一一个以媒体观察者身份参与的非参赛嘉宾,但他的身份是自媒体人。
不过这一“格外受邀”也受到了种种考验,考验也来自“内部”,节目录制过程幕后的种种矛盾的积累、爆发,以及观察者身份的尴尬,都逐步一一显现。最后,导致了节目组与丁辰灵的决裂。在丁辰灵看来,整场真人秀节目是一个放大镜,同样也是一场生存游戏,让各种角色的人性都受到煎熬与考验。
钛媒体:丁老师,我们知道您是作为唯一的自媒体人参加了赢在中国全程的录制,能跟我们说说您是怎么会参与这档节目的?
丁辰灵:王利芬老师当时邀请的我,我当时也有很多犹豫,毕竟把手边工作放下24天,在北京昌平封闭24天不是短的时间。王老师希望我能通过第三只眼的自媒体人的身份,给赢在中国写本书。我考虑再三,觉得这是人生的一个难得的经历,就答应了。
钛媒体:那为什么赢在中国总决赛没有邀请您?
丁辰灵:总决赛据说邀请了七个自媒体人,没有邀请我。具体原因我并不清楚,但在意料之中。
钛媒体:为什么说是意料之中?是发生了什么事情吗?
丁辰灵:在节目录制的过程中发生了很多事情,很多选手闹退赛。我自己因为导演的缘故,离开过两天,后来在王老师劝说下,重新回来。我想节目组的一些人可能不太喜欢我的角色;换而言之,可能觉得我知道的事情过多。在整个节目录制完之后,前两期的剪辑引起了不少争议,有一些老板选手的形象得到损伤。我写了两篇文章尽量帮助观众理解背后发生的故事,而节目组要求我不要继续写,最后我没有妥协,由此得罪了他们吧。
钛媒体:为什么会因为导演而离开了两天?
丁辰灵:导演做事比较过分,为了大家面子,具体就不说了。
钛媒体:您说剪辑引起了一些争议;具体是哪些争议,是与事实不符吗?
丁辰灵:每个任务2天48小时,真正做任务的时间至少有10多20个小时,一共只剪辑成60分钟,本来是挑战很大的。但有些剪辑让人看不懂,比如姚劲波没有更改过规则,但电视剪辑他为了母队修改了两次规则。姚劲波作为一个待上市公司的老板,受到了网友的一片骂声。李想,姚劲波,王江等随后都在微博上澄清。我随即也写了文章,帮助澄清实际的情况。节目组应该是不太满意我帮Boss们说话吧。
钛媒体:按道理来讲,一个节目要持续火爆,争议越多越好。有您这样的自媒体人帮着一起澄清真相,节目组应该欢迎才对,为什么反而不让您继续写呢?
丁辰灵:在播出的前两期,节目组遇到的压力特别大,特别是参赛选手对剪辑特别不满意;他们对产生的负面也很不满。节目组可能觉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所以不希望我写。另外也有可能是思维方式的不同,在现在新媒体趋势下,有时候负面反而是更好传播的渠道。传统媒体,传统行业出来的人往往对微博负面过于敏感了。互联网行业的人就好很多,因为他们被骂惯了。
钛媒体:在当时的情况下,为什么您坚持写了下去?
丁辰灵:有人的地方就是江湖。参赛老板们形象受损,他们也会求助于我。在那24天中,我也跟大家结下了深厚友谊,不可能完全不管。如果你去看我的文字,很多方面我写的很隐忍。我其实不希望节目组感到难堪,所以很多事情并没有写。另外坦白讲,节目组里面有一些人对人过于不尊重。所以我也没必要那么客气。
钛媒体:您参与了24天全程的录制,您觉得赢在中国是一个什么样的节目?给观众真正的启示在哪里?
丁辰灵:王老师在邀请我的时候曾经说过,这12位企业家是新一代的企业家。他们的事业更加偏向消费,互联网等;而并不是老一代企业家更多是制度性的红利优势。所以她希望我能从一个新一代企业家的集体群像中勾勒出他们的风采。我个人觉得,这档节目是一个很有意义的节目,但是受电视剪辑原因,真正的精彩未能被观众看到,感知到。观众看到的可能仅仅是表面上的争斗和吵闹,但这档节目真正的意义就是三个字“求生存”。
12位老板演绎的这档真人秀,就是如何“求生存”,包括在一个团队里面怎么生存;连输几场以后如何生存;队友不接纳你的建议怎么办?输的队不服气又如何应对?
在整个的24天的商业实战真人秀,是一个类似大逃杀这样的求生存真人秀,就像李静说的:赢是一件非常残酷的事情。而为了赢其中发生的各种故事,各种人性的煎熬和碰撞才是真正属于这个大时代的。
有的人遵守规则,有的人试图修改或者影响规则。最后遵守规则的人可能倒在了半路上。真人秀归真人秀,反映的却是我们当今社会生存的现实。
钛媒体:所以其实您在这个过程中也应该成长了很多?
丁辰灵:每个老板都成长了很多,姚劲波说比他读2年EMBA要学到的多很多。我多次创业,这24天对我帮助也很大。这是为什么虽然导演组找过我很多麻烦,但我一直尽量以平常心对待。对我来讲,这24天也是在“求生存”。
钛媒体:参加了24天的录制,您对每个选手怎么看?
丁辰灵:每个人都不一样,都有不同的风采。比如汪小菲是很让人惊讶的,他彻底颠覆了我们以往在媒体上认知的那个负面的形象。他真的心眼好,做事情勤奋,踏实;对朋友细心周到。唯一的缺点就是过于情绪化。袁岳是谋略家,非常逻辑,非常遵守规则,但如同他最后反思的那样,知难行易。
李静是一个非常有感染力的人,她也会情绪化,但她实心眼的很,她不是商人,用她的话这辈子也做不成商人。夏华在微博上不少人骂,其实夏华是执行到细节很强的人。她什么事情都冲在最前面,无论她认同不认同,为了自己队,她必须在对手发言的时候进行反驳。如果观众看这样一档节目只是简单用“好人”“坏人”来区分选手就太弱了。
在商场上,没有好人和坏人。韩小红和毛戈平都是属于不善于言辞,但都在自己专业很强的企业家。他们执行力都很强,都是老实人。李想是接送车队司机师傅最喜欢的老板,因为他每次下车都会跟司机师傅说谢谢您师傅。姚劲波常有冷幽默,但他人很好,很宽厚。
田宁很勤奋,内心有时候有些敏感。蔡明其实有些大大咧咧,人很好相处,善于创意。张斗总是把自己当屌丝,但他干的是一件很少人能懂的事业。
王江是这档节目的惊喜,作为一个临时顶替的选手,他的理性和执行力都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同。
钛媒体:您回想起那24天还是很有感触的?
丁辰灵:当然,从每一天跟完节目组以后,我都要留下很多当天的素材。有时候边走边记。有时候要自己打车跑两个外景地。每次的PK室和反思室,我都是用笔记本边看边打字。等所有嘉宾回去休息后,我差不多又要花2,3个小时把当天的趣事写成文章并在微博发布。每天2,3点睡,早上6点起床继续跟着出外景是常有的事儿。
钛媒体:为什么能坚持下来?
丁辰灵:参与赢在中国这件事情本身有意义,我有成长。从我个人来讲,我需要感谢王利芬老师。所以我并不会以“利益”为衡量。我从参加节目组开始,前前后后花了24天,写了几十篇文章实录,没有一分钱的报酬,而且我从未想过要一分钱报酬。
钛媒体:赢在中国播出后没多久,就遇到了《爸爸去哪儿》的冲击。您觉得是因为财经类的节目天生比不过娱乐性节目吗?
丁辰灵:财经类的节目可能的确不如娱乐性节目那么受关注,先天性弱势。但可能在拍摄和剪辑的方式上,赢在中国也有改善的余地。今天的电视观众已经和七八年前不一样了。大腕云集,比如马云,柳传志,史玉柱在七八年前是绝对的卖点,但在今天观众未必感兴趣。
在社交媒体时代,注意力极大的分散,人更多关注的是身边的人关注什么?关注的更多是和普通人能感同身受的东西。赢在中国的12位Boss都是很有个性,有真性情,但也都是普通人。如果电视播出的时候更多侧重的是Boss的人性,各种真情流露,可能收视率会更高。
钛媒体:那么精彩的24天,如果不写成书太可惜了,书还写吗?
丁辰灵:优米目前没有给我任何官方的说法。从总决赛他们不邀请我参加来看,他们可能已经不想让我写了吧。至于我个人会不会写,我现在还不好说。赢在中国固然让我学习和成长,但其中发生的很多事情并不那么愉快,我目前没有足够多的动力和理由去写。
钛媒体:谢谢丁老师接受我们的采访,也希望书能如期出版。
丁辰灵:谢谢钛媒体。
(丁辰灵,毕业于新加坡国立大学电子工程系。他曾多次在互联网行业创业,创办过互联网教育,网页游戏等多个公司。作为天使投资,他投资了成都最大的网页游戏公司天上友嘉。目前,他在传统企业互联网转型,社交媒体营销等方面有深入研究,给新浪、凡客、联想等中高层管理人员都讲过新媒体课程。他也是知名自媒体人,微信公共号:丁辰灵 (微信id:ding_chenling))
参与《赢在中国》并被抛弃,我看这场生存游戏
文章转载链接:http://zmt.designcto.com/o2o/7339.html
想了解更多资讯欢迎进入自媒体联盟官方媒体,自媒体联盟涵盖网络自媒体,网络新媒体,自媒体网站,新媒体网站,媒体发布,媒体投放,媒体平台!